东冲西撞网

锦浪江一一南诏人工河

锦浪江一一南诏人工河

唐朝时南诏国在祖国西南边疆存在了三百多年。锦浪江南南诏在大理地区水利建设方面干了一件大事,诏人就是工河修筑了一条人工河一一锦浪江。

南诏国从巍山迁都到太和,锦浪江南又迁到羊苴咪城。诏人羊苴咪城背后是工河高耸入云的笔直的高山,前面是锦浪江南平坦的大理坝子,真正是诏人王城福地。但背后山虽高,工河溪流水量不均。锦浪江南雨季山洪肆潦,诏人干季溪水断流,工河溪河干涸。锦浪江南羊苴咪城前的诏人坝子广阔,村庄密集,工河人口众多。溪流的水量无法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干季,天不下雨,庄稼就种不下,被人们称之为雷响田。直正是靠天吃饭。

白云峰和莲花峰之间的溪流叫茫涌溪,南诏时称摩用江。这里不仅山高溝深,而且山间北云峰北侧有三股地下水涌入河中,使茫涌溪水常年不断流,干季水量也很大,使湾桥地区成为旱涝平收的鱼米之乡,使湾桥有了干旱三年吃白米的美誉。于是在南诏王劝丰佑统治时期,派遣军将晟君率軍开筑锦浪江,把茫涌溪水引入到王朝都城地区,解决沿途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话用水。

据《南诏野史。丰佑传》记载:唐武宗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南诏王劝丰佑遣军将晟君筑横渠道,自摩用江至于鹤拓(即今大理古城西北丶大理三塔寺附近)。灌东皋及城阳田。(都城东南方之田)与龙佉江(今龙溪)合流于河(即今洱海,南诏时称洱海为洱河)谓之锦浪江。这条锦浪江从茫涌溪箐门口开始山麓过锦溪丶灵泉溪丶百石溪丶双鸳溪丶梅溪丶桃溪丶中溪丶绿玉溪丶注入龙溪,总共经过十八溪中的十条溪流,工程可谓浩大。这条锦浪江建成之后确实解决了沿途以及都城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这条人工河一一锦浪江修成之后,沿途流水潺潺丶垂柳依依丶翠竹亭亭丶山花芍芍,风景十分美丽。明朝初年大理文化名人杨甫作白文诗巜词记山花丶咏苍洱景》,诗中就提到锦浪江:夏云佉玉局山腰,春柳垂锦江道途。可见锦浪江到明朝时还风光依旧。

锦浪江历经唐丶宋丶元丶明四朝代几百年时间,至今不存在了。人工河何日废弃?为什么废弃?人们不得而知。希望有识之士告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东冲西撞网 » 锦浪江一一南诏人工河